最新目录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制动失效原因探讨

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剧增,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高且复杂多样,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尤其是汽车制动不灵造成的恶性事故, 更是伤亡惨重,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大。 据官方统计

随着汽车保有量剧增,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高且复杂多样,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尤其是汽车制动不灵造成的恶性事故, 更是伤亡惨重,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大。 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每年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超20 万,稳居世界第一,平均每5 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 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1],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1 汽车制动失效概况

所谓的汽车制动就是利用制动器摩擦力将车轮抱死,通过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制动力来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实现汽车的减速停车以及坡道停驻目的。 汽车制动失效主要表现在汽车需要减速停车时制动不灵敏或制动无效能,车辆不受人为控制,车辆出现停车距离延长、制动跑偏、制动侧滑、前后车轮制动力平衡异常、局部车轮制动失效、整车制动失效等情形,严重危及交通安全。

2 汽车制动失效潜在因素

汽车制动是一门涵盖材料学、摩擦学、热力学、运动学等领域的学科,从技术角度来讲,就是利用摩擦将动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2],制动力丧失是汽车制动失效的具体表现。 汽车制动失效的发生具有渐进性、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按制动工作元件损伤机理可归纳为机械运动磨损,摩擦材料高温热衰退,使用维护欠缺等因素,在车辆使用中制动元件的损伤失效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产物,它涉及制动系统的设计、材料、工艺、布置、安装、使用、维护,以及道路通行条件、气候环境、载荷状况、行驶车速、驾驶方式等相关因素。

3 汽车制动失效检验分析方法

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主要依托,对交通肇事汽车制动系统损伤失效的检验分析,需要依据汽车技术结构遵循制动工作原理,对参与制动的工作装置的技术状况进行检验,采用技术手段对受损的制动元件进行痕迹检验分析,运用材料学、力学等学科知识从损伤机理中挖掘查证引发制动元件损耗、烧焦、缺损、油污、沟槽、腐锈、拉伤、变形、破折、断裂的成因,分析制动元件的损耗损伤变化及形位尺寸改变对制动造成的负面影响,结合车辆的装载使用状况,论证制动元件损伤失效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是查明汽车制动失效原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4 制动力传递功能失效分析

依据汽车技术结构,制动系统由制动力传递系统和制动器两大部分组成,制动力传递系统在制动过程中发挥着制动能量的供给、传导、控制、执行等重要职能作用。 从制动力传递系统的损伤机理分析,主要是参与制动的工作装置因自身疲劳或过度磨耗损坏,造成制动能量传导损失或传递中断,制动系统内部压力不能建立形成,无法满足正常的减速停车需求而出现异常状况。 制动力传递失效的形成通常发生在制动系统的供能、控制、传动、执行工作装置,因其过度使用发生老化、裂损、腐锈、泄漏、阻滞、瘪曲、刮磨、洞穿等损伤缺陷,致使制动工作元件的技术结构发生改变,工作形位和尺寸发生偏移,造成受控装置无法执行工作因而制动失效。 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

4.1 制动供能装置工作失效

制动供能装置是保障供给和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功能装置。 制动能源是建立汽车制动压力的基础条件,当前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辆主要采用气压式和液压式两种制动方式。气压式制动车辆的空气压缩机不工作或泵气效能低、充气量达不到规定要求、贮气筒长期缺乏维护、积水大量侵占贮气筒贮储空间等因素,在此状况气压表虚标,制动后气压快速流失造成制动工作机制丧失;液压式制动车辆的制动液储存量不足,制动液污染变质、制动主缸内漏、制动系统气阻等因素造成制动能源供给中断制动工作失效。

4.2 制动传能装置工作失效

制动系统的传控阀件和传输管件是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桥梁纽带。 如图1 所示,制动系统的制动阀、四回路保护阀、感载阀、继动阀、快放阀、制动气室、制动主缸、制动轮缸、伺服助力装置及管件存在老化、裂损、腐锈、泄漏、阻滞、捆扎、断裂、扭曲、刮磨洞穿等缺陷隐患,制动能量(压缩空气或制动液)在传输过程受到阻滞或泄漏损失,制动系统内部工作压力不能建立形成,制动传能中断致使相关功能装置无法执行工作发生制动失效。

文章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网址: http://www.zgsfjdzz.cn/qikandaodu/2021/0424/503.html



上一篇:自行车驾驶员交通行为方式判定研究
下一篇: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要点研究

中国司法鉴定投稿 | 中国司法鉴定编辑部| 中国司法鉴定版面费 | 中国司法鉴定论文发表 | 中国司法鉴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司法鉴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