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区块链与司法的价值共通与融合发展(4)

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司法区块链在内的部分司法信息化建设举措在操作环节的设置上过于复杂且不够直观,客观上反而减损了便利性。例如现阶段已经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司法区块链在内的部分司法信息化建设举措在操作环节的设置上过于复杂且不够直观,客观上反而减损了便利性。例如现阶段已经建成的司法区块链都链接有区块链存证平台,但这些存证平台在操作上各不相同,流程普遍比较繁琐,而且由于各司法区块链相互独立,即使是存储于同一平台的电子证据在提交至不同法院时操作流程也完全不同;部分区块链存证平台在使用时需要专门的区块链浏览器,操作过程中需要用户自行保存各类数据信息,验证过程中需要在法院系统的司法区块链和第三方区块链存证平台间来回跳转。这对于使用存证服务的人民群众都是极为繁琐且困难的,无法让人感受到技术升级带来的便利。正如乘坐飞机或高铁都只需要了解乘客应当注意的事项,而不应当被要求先学习飞机或高铁的结构和原理,人民群众并不需要知道区块链技术在司法活动中每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只需要知道通过司法机关提供的链接或应用能够解决相关电子数据的存储和验证问题,能够在司法活动中便利地作为证据使用。作为一项便民应用,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使用感受。

4 分布式共识与司法分权相契合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初衷是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例如在匿名用户之间实现点对点(peer-topeer)交易活动。由于这种分布式机制要求区块链上各节点在新增区块时通过预设的共识机制共同参与验证以产生新的区块,客观上实现了链上各节点之间的平等和共同参与。在分布式机制下,各节点参与共识不仅是权利,而且也是义务;各节点只有有限的权利,多数节点的共识可以推翻少数节点,从而实现对任意具体节点的权利(权力)制约。正是这种对自由、平等、民主的技术乌托邦的追求,促使以太坊等区块链平台不断探索“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15],以期通过计算机技术而非社会制度来实现真实生活的民主化。

在现实社会中,司法同样需要通过分权来保障自身的有效运行。一般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司法权原本就来自于权力分立,始于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18 世纪提出的司法与立法、行政的三分理论。孟德斯鸠[16]深刻地指出了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分离的必要性:“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就将由专断的权力处置,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司法权如果与行政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基于这一理念,现代法治社会都将司法权与立法权和行政权相分离,设置专门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但现实生活中,司法权并不是一项纯粹的权力,其中也包含着立法和行政的内容,例如司法机关能够发布具有一般性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对审理结果进行执行。在我国,这一问题还突出表现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之间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以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形式对刑事诉讼中的司法权力进行分配,充分体现了司法分权的重要性。

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特性与司法分权的制度需求高度契合,司法区块链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推进司法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实现。分权并不是为了相互掣肘、为权力运行设置障碍,而是要通过职能的严格划分实现权力的高效运行和有效监督。“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17]。在司法体制内部,不仅要在同级别公安、检察、法院各部门之间进行分权,而且要在同一系统内上下级之间分权,还要在各单位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分权。在司法区块链中,司法权力被分散至管理各节点的各单位或部门,通过共识机制形成权力分布态势,避免了权力的集中和绝对化。具体而言,各节点都各自存储一份相同的上链数据,任何节点对数据的任意修改都需要经过全部节点的共同验证;任何节点要修改任意上链数据,都需要同时修改所在区块的全部后序区块,这在现有计算机技术下几乎无法实现;通过数字签名和时间戳技术,能够准确记录每次数据修改的来源节点和操作时间,并同样无法修改;另外,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对上链数据进行自动识别和执行,还能够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分布式共识使司法分权的制度设计以计算机技术的形式得以实现和巩固。

文章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网址: http://www.zgsfjdzz.cn/qikandaodu/2021/0627/598.html



上一篇:在深圳他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下一篇:浅析关于经济犯罪侦查中诱惑侦查的司法应用

中国司法鉴定投稿 | 中国司法鉴定编辑部| 中国司法鉴定版面费 | 中国司法鉴定论文发表 | 中国司法鉴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司法鉴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