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自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及互动机制研究(2)

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开、公正 司法公开是司法审判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条件,广大网友通过自媒体平台对案件进行

2. 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开、公正

司法公开是司法审判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条件,广大网友通过自媒体平台对案件进行发布和推广,能够使公众从更多角度来全面了解案件,使案件透明度极大提高,这不仅可以有效排除影响审判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压缩灰色地带的空间;也可以促使法官审理案件更加审慎,尽自己所能维护司法公平公正;还可以当事人更加信服对判决结果,从而达到良好的司法效果。

(二) 自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

1. 干扰司法独立,增加审判压力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则,司法审判必须遵循法定的事实和依据,不可能随舆论潮流而起舞。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他的绝大多数用舆论观点来源于法律知识薄弱,不了解案件的全貌,甚至是一些通过主观臆断进行评价的人,这当中的大部分人,有的的确是抱着维护司法公正的心态而参与案件讨论,但其中难免会因为自身的社会处境而掺杂着一些超越司法的其他情绪,如对贫富差距的无奈、对特权的愤怒等,这些情绪强加于司法审判中,必然会给审判带来巨大的压力,干扰司法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自媒体环境中,舆论情绪还有可能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利用,他们通过散布一些不实言论或断章取义的信息迷惑大众,引发舆论与司法的对立,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对司法进行舆论绑架。

2. 冲击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是新闻发言人,对案件所发表的评论其主观性都极强,有很多人会带着强烈的道德标准去评价案件,引发的舆论浪潮会对司法的公信力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必须说,法律不等于道德,法官也不可能根据用道德进行审判,然而,一旦自媒体舆论变成了道德法庭,其所带来的舆论浪潮,很可能会给司法审判带来巨大的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审判的结果与舆论预期不符合,会引起公众因不满判决结果而质疑审判的公正性,公众对司法审判的不理解和不信任,非司法性的舆论情绪必然会冲击司法公信力,一旦司法丧失权威和公信力,国家法律将陷入空洞化的危机。

三、自媒体舆论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机制构建

司法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寻求公正,因此,司法审判必须面对公众的审视和监督。舆论监督是公民积极参与监督司法的有效方式,也是依法治国的体现。自媒体早已成为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求权利的首选平台,其对司法审判的报道和评价是舆论监督的表现,因此建立起自媒体舆论与司法审判的良性互动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极大的实际价值。

(一) 完善司法机关与公众的沟通机制

表面上看来,自媒体舆论与司法审判有很多冲突点,但实际上,这两者所追求的深层次目标却具有共同点,那就是二者都期待公平正义。司法公正需要自媒体舆论的宣扬和帮助,自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司法的保护,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更好地公平正义。因此,司法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司法独立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加强与公众的对话交流,一方面,利用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及时释放正确的案件相关信息、与社会大众及时沟通,尽可能做到司法透明,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另一方面,通过民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普及法律理念、知识,正确引导舆论,使之与司法公正的需求趋于一致。

(二) 加强司法队伍专业素质培养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某一些案件之所以会被自媒体舆推上论风口浪尖,问题还是出在司法队伍的素质上,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司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当审判人员能够做到内心坚守司法中立、司法公正理念,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熟练灵活而又恰如其分地运用法律原理、原则、条文审理案件时,他们将不再害怕舆论的审视,更不会在被挑刺时退缩,他们完全可以回应舆论的期望,赢得舆论的支持,维护法律权威,推动法律的实施。

(三) 完善自媒体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目前对自媒体的管理主要依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为主的十几部法律法规,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文件不少,但我国目前的立法仍然不够完善和成熟,尚未有针对自媒体特点的专门法,对自媒体言论的自由接线的划分也还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应当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对自媒体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对自媒体言论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做出更加清晰明确的界定。

文章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网址: http://www.zgsfjdzz.cn/qikandaodu/2021/0504/539.html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机推广鉴定挂钩
下一篇:民意与法意之间论网络媒体监督与司法权

中国司法鉴定投稿 | 中国司法鉴定编辑部| 中国司法鉴定版面费 | 中国司法鉴定论文发表 | 中国司法鉴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司法鉴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